本文目录一览:

《秋晚的江上》

1、是的,秋晚的江上和秋江的晚上都是诗名**。这两个诗名都出自中国近代诗人刘大白的作品。刘大白于1923年创作了《秋晚的江上》,该诗被收录在1926年版开明书店的《邮吻》诗集中。

2、《秋晚的江上》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,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《邮吻》诗集中。

3、《秋晚的江上》课文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一首诗。原文如下: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,尽管是倦了,还驮着斜阳回去。

4、《秋晚的江上》原文如下:归巢的鸟儿,尽管是倦了,还驮着斜阳回去。双翅一翻,把斜阳掉在江上;头白的芦苇,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。

秋晚的江上写成100字的小散文

1、秋晚的江上的小练笔怎么写可以参考如下:秋晚的江上 秋天到了,人们都在床上熟睡。

2、秋晚的江上 汉江像一条美丽的蓝丝带,横卧在襄阳与樊城之间。早晨,江面很平静,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,汉江被染的通红。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,勤劳的渔夫们驾驶着渔船,早早的到江面上打捞活蹦乱跳的鲜鱼。

3、在穿过江面的氤氲时,鸟儿不小心翻了下翅膀,就这样,淡出了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”的景象,而岸边的芦苇,也被妆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,在夕阳中露出了自己娇羞的容颜。

秋晚的江上晚字呼应了什么

秋晚的江上诗题中的晚字呼应诗中的归鸟与斜阳。为读者点出了时间让读者知道对应的时间为黄昏。

诗题中的“秋”字呼应诗中“头白的芦苇”,点出了季节;“晚”字呼应诗中的“归鸟”“斜阳”,点出了时间;“江上”则交代了地点。诗歌共两节。第1节中“归鸟”“斜阳”构成了一幅晚归图。

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,尽管是倦了,还驮着斜阳回去。双翅一翻,把斜阳掉在江上;头白的芦苇,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。诗题中“秋晚”二字呼应诗中“头白的芦苇”,点出了季节。

仿写秋晚的江上一首诗如下:秋晚的湖边,归舟的渔人,尽管是累了,还载着晚霞回去。桨尾一拨,把晚霞泼在湖边;头白的柳枝,也染成一瞬的红颜了。

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。这时候,天色已晚。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,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。黄昏的景色,在诗人的笔下,带着一股悲哀的美。归鸟倦了,这是诗人的想像,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。

《秋晚的江上》这首小诗以清秀优美的语言,为我们描绘一幅超迈旷远、奇异瑰丽而又令人心醉神往的 “倦鸟归巢图”。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。这情景好比一幅画,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,而不是静的。

秋晚的江上哪个字写出了鸟倦的程度

1、秋晚的江上中的还驮着斜阳回去写出了鸟儿的劳累。根据查询资料显示《秋晚的江上》驮字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,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,因为驮是一种负荷,而驮的又正是太阳。

2、秋晚的江上“还驮着斜阳回去”写出了鸟儿的劳累,“把斜阳掉在江上”写出了鸟儿卸去重担后的轻松。归鸟倦了,这是诗人的想像,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。鸟倦实在也是人倦。

3、而“驮”字,是诗人想象的深化,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,因为驮是一种负荷,而驮的又是太阳。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,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。

秋晚的江上诗句中“妆”表达了诗人?

通过“妆”和“红颜”,把芦苇人格化了,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。《秋晚的江上》现代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,尽管是倦了,还驮着斜阳回去。

《秋晚的江上》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,通过描写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江边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无比喜悦之情。傍晚,鸟儿归巢,似乎飞倦了,飞进夕阳的红色背景里,远远看去,就好像太阳落在鸟背上一样。

从飞鸟的双翅到江面,到芦苇丛中,眼前的景物是一片红色。构成秋天黄昏江上一个美丽的画面。《秋晚的江上》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,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《邮吻》诗集中。

双翅一翻,把斜阳掉在江上;头白的芦苇,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。刘大白此诗形散而意浓,隽永而优美。

妆”和“红颜”,把芦苇人格化了,使全诗增添了情趣与生气。《秋晚的江上》的全诗 秋晚的江上,归巢的鸟儿,尽管是倦了,还驮着斜阳回去。双翅一翻,把斜阳掉在江上;头白的芦苇,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。

现代诗二首钟《秋晚的江上》作者是刘大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, 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。《秋晚的江上》现代白话诗人刘大白的一个新诗代表作品,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诗。